欢迎访问绛县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加入收藏 |

今日是:

人物风采

皓首痴心紫云寺 ——记山西龙岩山沸泉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白贤德

【发布日期:2019-03-20 03:02】 信息来源: 作者:刘玉栋 郭柏林 浏览次数:2263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历史产生一种文化。

大运高速和闻垣高速公路上,“紫云寺”的旅游指示牌格外惹人注目。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云集到绛县沸水风景区的紫云寺里,尽情领略这座千年古刹的雄奇伟姿。那茂林修竹的挺拔靓影、湖光山色的秀美阿娜、牌楼宝殿的庄严华丽、楼阁亭榭的错落有致、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无不让游客叹为观止。尤其是得知这座面积达250余亩、拥有4个风格迥异的景区、60多座楼殿亭榭的千年古寺复建者是一位杖朝老翁白贤德后,人们更是深表敬佩。

白贤德老人是一部坎坷不平、奇葩叠出、宽广深邃的大书,让我们缓缓翻开这部大书的几个篇章吧。

 

1

 

1972年,运城地区五交化公司,一位中年男子找到经理办公室,打开随身携带的挎包,亮出几十把刷油漆用的板刷。经理盯着精美板刷惊奇地问:“这是你们做的?我们正缺货呢,有多少要多少!”

这位中年男人怀揣长期供货合同,兴冲冲回到绛县中杨公社社办工艺厂,把长期供货合同摆到公社书记面前。公社书记高兴地握住中年男人的手说:“老白,你真是天下少有的能人,有这合同,咱们可要好好大干一场。”

很快,拥有30多名工人的中杨乡工艺美术厂红红火火地干起来,为中杨公社创造着丰厚的利润。几个月后,又新上了当时属于紧缺的水银制镜车间,各种规格的水银镜艺畅销大半个山西。这就是直到中年才初露锋芒的白贤德。

1935年,白贤德出生于绛县白家涧一个书香门第。爷爷是前清秀才。不幸地是,他两岁时,家父早亡,家境衰落。白贤德勉强在村里念了小学,一位亲戚见他可怜,资助他在邻村柳庄上了高小。后来,母亲见他是个念书的材料,便把他送到县内一家道观免费深造。在那里,《四书》《五经》的博大精深激发了他的潜质。短短两年内,他几乎把那些经典华章和有关经书倒背如流,从此痴迷于传统国学。除了吃饭干活睡觉,就是啃书。触类旁通地对古代建筑、文物鉴赏、传统工美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到了无师自通的地步,浑身生发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文人气质。

由于白贤德少年时曾在道观待过,“文革”中,被诬陷为历史不清,打入四类分子行列,但白贤德坚信自己的清白,每天被游街前,把衣裳穿戴的齐齐整整,把头梳得黑油明光,像是出席什么盛典似的。有时,趁机会还把毛主席的“老三篇”背的一字不差,让造反派无所适从。后来,村里来了工作队,经过调查,得知白贤德当时年龄尚小,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对他打入另类是不公平的,这才使他的冤屈得以清洗。务农之余,白贤德承揽一些写画雕刻的营生,成为乡邻们眼里的文化能人,在当地小有名气。上世纪70年代初,中杨公社成立后,为了发展社办企业,增加公社收入,就把他这位能人请出山。公社领导果然慧眼识珠,没有选择错人,他把业务搞得红红火火。

侥侥者易折。白贤德的才能遭到别有用心的人的妒嫉,他被挤出中扬公社工艺美术厂。

金子总要发光。1975年,垣曲县一位领导得知白贤德的才名,请他到垣曲县组建起工艺美术厂,他除重新拾起工艺制镜手艺外,又开发出戏剧服装、雕版刻印等业务,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为此,县上特意招他为国家正式职工。在垣曲,白贤德一干就是8年,在工艺美术界盛名鹊起,当选为运城地区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

此时,白贤德虽然徒有贤名,但3个儿子都在学校念书,贫困像一条无形的毒蛇缠得他喘不过气来。

1983年,改革开放的曙光普照神洲大地。白贤德意识到,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去来之不易的公职和工艺美术厂厂长的职位,下海自谋职业。许多人不理解,问他:“你好不容易凭本事转了正,拿上国家工资,当了多年厂长,这样回去,什么都丢了,你不心痛?”白贤德坦然相告:“现在开放了,我有手艺,还怕发展不起来?”

很快,一个装潢考究的“阳光工艺美术社”出现在曲沃县城闹市区,白贤德瞄准制镜技术前沿,研制出“工艺立体镜”,填补行业空白,在业界引起鼓动,白天黑夜连轴转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曲沃县将其产品推荐到省里参评,获山西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出口英国纽斯卡尔市,在当时,产品能够出口创汇,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白贤德的名字在全省工艺美术界撂得很响。

侯马市每年春节都要搞灯展。该市电业局局长找到白贤德说:“白师傅,我局要参加市里的灯展,想请你操办,你要多少钱我给你多少钱,不过有一个条件,必须在全市拔尖。”白贤德一口应承,调动全部才华,制做出一套套别具一格的花灯参展,连续4年夺取全市第一名。白贤德善于制作花灯的盛名不胫而走。

1990年,我国承办举世瞩目亚运会。为了营造喜庆气氛,山西大同矿务局在首都著名的北海公园举办“煤海之光”大型灯展,白贤德应邀制做的“天子观灯”“二龙戏珠”等巨型灯展,以惟肖惟妙的造型赢得了首都观众的好评。

19933月,白贤德集几十年研究古代青铜器的成果,编辑成《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精装本,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业界引起一定的轰动。

1998年,在外面打拼15年、花甲有三的白贤德,在家乡横水镇开办起工艺美术社。横水镇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经济颇为发达的集镇,加之他的盛名,请他设计制作门楼、照壁、门头、修缮古建筑的比比皆是,白贤德接应不暇。

横北村果林专业户崔青雷,想在承包治理好的荒沟里增加文化气息,特请白贤德全权设计制作。白贤德利用深厚的历史知识,契合横水镇古代为九龙之地的典故,以大同九龙壁为蓝本,设计制作出长约20米、高约5米的“九龙壁”,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建筑技术有机融为一体,把彩灯巧妙地镶在立体飞龙的眼眶里闪烁,把水管建筑在壁体内从飞龙嘴里喷出。入夜,青雷沟绿树婆娑,音乐妙曼,富丽堂皇的九龙壁上,九条盘旋欲飞的祥龙眼睛熠熠闪亮,神气活现,龙嘴里源源不断地喷射出清泉般的琼汁。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从四面八方闻讯而至,为古老的横水镇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

 

历史的车轮铿锵跨入21世纪,火红的鞭炮余音缭绕,春风的琴弦叫醒沉睡了一冬的小草,纷纷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全新的世界。

座落于涑水河岸的白家涧村一个农家小院里,热闹非凡。绛县30多位资深文化学者应邀来到白贤德家里聚会,颇有点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在兰亭与名流高士举行风雅集会,“群贤毕至,少长咸宜”的味道。当东道主领着贵客们参观了珍藏在院内的一堆堆古建筑构件、一尊尊精美的木雕石雕等物件后,无不为白先生收藏到如此丰富的珍品而大为惊叹。

其实,这么多年来,白贤德一直心无旁鹜,痴迷于国学研究、工艺美术和民间收藏。只要挣下点钱,就往书店跑,买回古典文学诗词,钻在家里潜心研读,时常忘记吃饭、睡觉。直到现在,他几乎没有摸过各种棋子、麻将,连扑克牌都不认识,倒是保存下几大箱各种书籍,用知识把脑子填充的满满当当。尤其对民间古建筑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只要打听到哪里有古建筑,便前往欣赏考察,一站就是几个钟头。在他眼里,那些历经数百年风雨、陈迹旧颜甚至有些破败的门楼、厅堂、牌楼、照壁、石刻、木雕,都是活着的精灵、不可多得的宝贝。只要是他看中的东西,他总要倾其所有,予以收藏。收藏到手后,他把古建筑上的樑檩柱椽、石刻、木雕等构件一一编号,分门别类,运回家里,小心翼翼地存放在院内。大物件每年都要蒙上一层厚厚的塑料布,小物件则存放厅房棚下。他的家里,慢慢变成了“聚宝院”。

对于这些宝贝,白贤德比自己养育的孩子还要当心。起初想把这些古建筑原样搬到自己的院落里。但随着时光流逝,他收藏的宝贝越来越多,有限的院子根本无法使这些古建筑重现风采。

这回,他请这些鸿儒来,不仅仅是请他们欣赏这些宝贝,而是请他们献出如何安置这些宝贝的锦囊妙计。

菜品五味,酒过三巡,白贤德请众鸿儒直陈高见。绛县文化馆老馆长赵树铮建议:“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流长,古代庙宇寺院比比皆是,堪称国粹。现在国家弘扬传统文化,提倡恢复古迹,如果能利用你家的宝贝恢复古寺院,既能使你这些宝贝找到一个安身之处,大放异彩,又能为振兴文化旅游事业增砖添瓦,何乐而不为?”一席话说得白贤德茅塞顿开,抱拳致谢。

白贤德恢复古迹的消息不径而走。闻喜、夏县、山东省日照市等地相关部门纷纷前来邀请白贤德把收到来的古建筑盖到他们那里。经实地考察,均感到不太理想。两个多月后,白贤德披着满肩的风尘找到绛县文化馆老馆长赵树铮。

赵树铮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喜爱书画,与白贤德同庚,年轻时交往过密,堪为神交。一见老友风尘仆仆的样子,便知道来意,说:“咱们绛县历史深厚,被毁的古代寺院很多,没必要舍近求远,我帮你选址!”他领着白贤德跑到县城西沟、东华山、冷口峪等地,最后来到南樊镇的沸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沸泉是山西名泉之一,“沸水濂波”是绛县古代八大景之首。白贤德和赵树铮登上青龙岭,极目远眺:中条倚于东南,紫金侧于西北,沸水绕身穿过,阡陌迎面而来。好一个聚祥凝瑞、气象万千的风水宝地。环顾四周,巍峨的峻岭、潺潺的涌泉、如画的风景,茂密的竹林、清澈的水库,勾勒出一幅山青水秀的美丽画卷。

回到家里,白贤德搬开历代《绛县志》古迹篇,记载着早在晋国中期,这里就是亭堂林立、花木葳蕤的晋国皇家公园。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佛教盛行。洛阳一高僧云游于此,见此地山青水秀,紫雾缭绕,与天上彩云相映交辉,遂在此创建紫云寺。该寺历代香火极旺,泽荫方圆百里,为一方名刹。明代诗人张浩曾以《紫云游》为题赋诗赞曰:“青山迢递万盘来,金殿平临日月开,倚剑漫跨龙虎观,吹箫别起凤凰台,松风谡谡灵旗动,桂月萧萧鹤驭回,此地游仙真有梦,何须泛海向蓬莱。”可惜这座千年名刹毁于战火和自然灾害。

他又相约赵树铮多次到沸泉走访老者,登上紫云寺遗址仔细搜寻,荒草间密布着成片的残砖破瓦。突然,白贤德发现荒草里掩埋着半截石匾,连忙找来铁镐,将其刨出,轻轻地擦掉浮土,上面竟然阳刻着“紫峰凝秀”4个大字。不用说,这是该寺某座建筑上的牌匾!

赵树铮鼓动挚友:“老白,咱绛县古代历史上,自清朝顺治六年在县城九龙坡下建筑起规模宏大的老君庙后,至今350多年了,再没有哪个地方建筑过任何大型的庙宇或寺院。如果你能把紫云寺复建起来,那功劳比这青龙岭还高,比沸泉水还长。”

在自己的家乡恢复古迹,就像真正回到了娘家,找到了根本。几十年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梦想,突然像长了翅膀,在清新、熟悉的古绛大地高高飞翔。白贤德找到县、镇相关领导,得到大力支持,并和村里反复协商决定,买断青龙岭头上紫云寺遗址60年的开发权。

两位平时不善饮酒的花甲挚友,欢喜若狂,把酒对酌,喝得混天黑地。

“爸,您干了一辈子工艺建筑,不晓得复建古寺难吗?您都60多岁了,犯的上趟这浑水吗?我想把您老跟我妈接到太原,想画想刻随您干,想逛想吃您随您便!您就答应吧,我求您了。”说这话的是白贤德次子白风岗,恳切地话里全是真情的流露。

有其父必有其子。白风岗自小跟随父亲,耳濡目染,学到一身美学本事。大学毕业后到太原专事美术设计,事业扶摇直上,已经拓展成专事承揽博物馆、展览馆设计制作业务的“山西唐是文化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曾完成过汾洒博物馆、刘胡兰纪念馆等大型工程,其规模在全省独占鳌头,他这次专程从太原回来,一则阻止老爸干这种出力难见效的“蠢事”,二则尽儿子的孝道,接父母到太原安享晚年。”

“你在太原发展的很好,为父感到欣慰。不过,人各有志。你还不晓得我的心气?家里保存的那些宝贝有了安身之处,是个利国利民的正事,你要让我放弃它,这不是要我的命嘛。”白贤德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坦露给儿子。

一老一少,不像近缘至亲,倒像针尖对麦芒的谈判对手,弹不到一根弦上,任凭白风岗如何央求,就是说不动心机如盤的父亲。末了,白风岗扔下一句绝情的话:“您再这么固执,以后你的事我就不管了。”

“你把你妈接去就是了,往后,你老子就把命交给紫云寺了!”白贤德的铮言震得面前的古式家俱咚咚作响,分明是为白老先生的执着吟唱的一首颂歌。

目送儿子登上汽车,白贤德站在空旷的绛县人民广场上,流下了难以名状的眼泪。

3

 

2000年盛夏,日头把全部热情抛洒于古绛大地,数辆满载古代建筑物件的大卡车穿梭于沸泉与白家涧之间。

66岁的白贤德与三儿子白阳光、年仅18岁的关门弟子姜国庆全力以赴,从邻村雇来一台推土机,轰隆隆地推了大半月,推平了地基。然后雇请当地20多位普通建筑民工,拉来所需砖石、水泥、白灰等材料,一担担地从山下往岭上挑水,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规划、设计、备料、施工、现场指教、后勤服务、做饭打杂。偌大的古建工程,只有白贤德父子和徒弟承担。激情与亢奋使白贤德进入超脱自然的忘我境界。每天凌晨,黑幕还未拉开,白贤德便出现在借用老乡的临时厨房里,准备近20个民工的饭菜。然后一头扎在工地上现场指导。因为民工们没有干过古建活,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晚间,薰风夹带着沸泉的清洌,驱走肆虐了一天的酷热,原野万籁俱寂,劳累了一天的民工们酣然入睡。而白贤德挑灯夜战,专心致志地绘制施工所用的图纸,直到月淡星稀,司晨报晓。在半年多的紫云寺复建首期工程中,白贤德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对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需要多么巨大的精神毅力。

人常说:“一分钱难住英雄好汉。”除了时间、精力上的超常付出,与之相伴的是资金上的困难。购买各种建筑材料、民工吃饭的米面蔬菜,花钱像沸水一样哗哗地往外流,几万元的积蓄花完了,他就放下颜面,只要和自己打过交道的,就开口向人家借。千儿八百不嫌多,百儿八十不嫌少。

一天下午,徒弟小姜提醒白贤德:“爷爷,明天下午逸馨楼上二层要打过樑的钢筋还没着落,要是买不来,就要停工了。”

白贤德下意识地摸摸口袋,只有几个零钱。他皱起眉毛,咬咬了牙,命令徒弟:“走,回家去!”

小姜借来一辆摩托车,带着师傅,连夜赶回10多公里外的白家涧村家里。白贤德神情凝重地走进堂屋,搬出八仙桌上的一对花瓶。

小姜见状,失声大叫:“爷爷,你咋舍得把它买掉?”小姜跟随师傅多年,知道这对清中期周瑜打黄盖粉彩人物花瓶是师傅早年收藏的镇宅之宝,心头肉。

白贤德眼窝里溢出亮光:“它再珍贵也是件死物件,把它卖掉可解燃眉之急,也算对得起它了。”

次日一早,小姜陪着师傅到某县找到一位藏友,换下1000元现钞,这才买回所需钢筋。

时隔不久,修建南山门及台阶,需要大量的水泥,山穷水尽的白贤德在四处求借无果后,不得不将自己心爱的“秋水文章”、“无忧斋”等多枚精美石料印章拿出来,卖了2000元,保障了如期施工。

在修建大雄宝殿时,伫立于大殿前脸的8根立柱既未遭雨,又未洒水,却从顶端一则齐刷刷地长出8株紫红色的灵芝,再现了佛家禅林世间稀有的“枯木逢春”之意,惹得成千上万游客前往欣赏,都说是白老先生以一已之力恢复古刹的可贵精神感动了神灵。

好马配好鞍。主体工程完工后,为把古寺的神韵展现于世人面前,他拿出几十年练就的真本事,登上数米高的木架,爬上爬下,独立完成了数百平方米的雕刻、装饰与彩绘,使修复的紫云寺焕然一新,流光溢彩。

就这样,经过半年多努力,白贤德一口气完成了包括山门、影壁、大雄宝殿、弥勒殿、藏经阁、逸馨楼、书月楼等18座建筑的第一期工程,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紫云寺重现人间,迎来了第一批游客。

深得国学精髓的白贤德感悟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紫云寺除了弘扬佛教知识,展现古代建筑之神韵外,应该成为传播国学的场所。于是,他把逸馨园里近百平米的厅室开辟成我国独一无二的“玄文诗馆”。

玄文诗又称“回文诗”,为我国古代特有的文体,其内容包括名人佳丽、风华月貌、山水花鸟、天文地理。此文体巧妙地把诗文嵌在各种吉祥图案里,可顺念、可倒读,可拆、可并,可垒读、可穿插,均能成文成句。可谓“句中有句,奇处出奇”堪称天衣无缝,令人拍案叫绝。此文体发明于西晋,规范于东晋,兴盛于两宋,结构严谨,用字讲究,非诗文造诣高深者难以欣赏和创作,据传王安石、苏东坡等文人骚客常以此种诗文互赠相和,抒怀为乐,民间流传极少,能流传于今更属凤毛麟角。白贤德把上世纪50年代偶尔得之的清康熙年间刻本《玄文诗》60个图案、260多首诗词全部原图放大,悬挂于厅,供国学知识深厚的游客欣赏。多位记者慕名前往,写下《绛县紫云寺惊现玄文诗》在报纸上发表,更引起世人关注。

毕竟血浓于水。一直挂念着父亲的白风岗不放心地跑到紫云寺,为父亲执着的精神和复建的紫云寺所震惊,向父亲忏悔:“爸,您干得是为社会造福的事情,我不应该惹您生气。往后,儿子就听您使唤。”

2003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古代紫云寺曾有逢古会纪念这一盛典的传统。时日将近,当地群众纷纷呼应,希望恢复庙会,白贤德决定满足群众这一要求时,距会期还有三天。时间太紧,他整天忙着安排发海报、请剧团、辟会场、搭戏台、挂标语,不得丝毫清闲,衣服上沾满灰土和汗渍;两只脚上穿的袜子磨下两个大窟窿,头发长得能绑成小辫。起会前一天,他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邋遢相实在不雅,就让徒弟小姜用摩托车带着他到十几里外的曲沃县北董镇理发。一进理发店傻了眼,等着好几个人。白贤德想到还有几宗急事要办,只得打道返回。第二天,在古庙会开幕仪式上,白贤德奓着一头纷乱的长发,形状憔悴。一位朋友不解地问:“白兄,你平时是个很讲究的人,今天,你复建的古寺逢会,正是你露脸之时,你却长发杂乱,不像你的一贯作派。”

白贤德没做更多的解释,一笑了之:“没顾上。”

200769日,为了向社会宣告千年古刹紫云寺的浴火重生,在白风岗的鼎力配合下,紫云寺隆重举行复建落成暨大雄宝殿佛像开光仪式。届时,数以万计的省、市、县有关部门领导,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玄中寺方丈根通大师等多位高僧、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多位历史学家、善男信女、各地游客等数以万计的人流从全国各地齐聚紫云寺,一睹佛界盛典和千年古刹紫云寺的风采。各类媒体竞相报道。紫云寺从此名声大振,成为晋南重要佛教圣地和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众多游客对紫云寺各类古代建筑的赞美,更加激发了白贤德的信心,他一鼓作气,完成了山门改造及庙院绿化等工程,使紫云寺既有北方庙宇的雄浑庄重,又有南国园林的风雅俊秀。

 

4

 

有志者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满足”二字。

2013年春一个夤夜,78岁白贤德和往常一样,在榻上秉灯夜读。他构想者第二期工程平湖月色的蓝图,渐入佳境。慢慢地,天上的月光从屋前的壁孔中照射过来,移动到他的左胸,其光华宛若一股热流注入全身,顿觉神清气爽。他触景生情,不由想起佛教中“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的名言,灵感喷薄而出。他立刻翻跃起床,坐到八仙桌前,展开白纸,用铅笔勾画起来。当启明星高悬时,一幅《佛心印月湖设计图》问世。

次日,白贤德兴冲冲地跑到县上,找到一家工程公司,对方按照图纸计算出工程量,报出120万元的工价,使白贤德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他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回到寺里,他决定还与搞一期工程那样,自己干!他从附近村庄里雇来一辆推土机,在青龙岭中段左侧的低洼处左冲右突,拓出一块平地。接下来,聘请一位熟识的工程师当顾问,雇请几十名民工投入佛心印月湖的工程建设。

湖底硬化需要打两层灰土,两层钢筋混凝土。打钢筋混凝土时,按技术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白贤德把工人分成两班,马不停蹄地整整干了88 夜,完成了面积达千余平方米的印月湖建造工程,造价不不到工程公司报价的三分之一。

圣母殿是佛心印月湖的核心工程。白贤德连续一个月夜晚守在工地上,观测察看月光的移动变化,巧妙地在坐北面南的圣母殿东西山墙上部安装上圆形天窗。果然,夜间,当皎洁的明月上升到一定角度时,清辉便若一束天光,通过圆窗照射到圣母的前胸,显露出“明月照佛心”的奇异景观。

资金是工程建设的先决条件。其间,又遇到缺钱的拦路虎,眼看就要停工,古绛镇搞石料开发的经理刘文佩深为白贤德精神所折服,主动送来2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至此,一座拥有印月湖、书院、藏书楼、碑廊、跨湖石拱桥,湖心亭、人工瀑布、竹园等佛心印月湖景区展现在人们面前。

当然,白贤德忘不了景区内传统文化和当地历史文化的充实。在佛心印月湖典雅精巧的长廊内壁上,镶嵌上全面系统的忠义礼智诚信文化石碣。在湖心亭里竖立起复制的清咸丰年间“绛县老人线刻碑”。

登上半山的游客惊异地发现,在山势逶迤的紫云寺里,竟然出现了一片碧波潋滟的宽阔湖面。置身其中,有的驻足花坛,观赏芳姿,引蜂逗蝶;有的伏身清波,戏鱼弄虾;有的伫立碑前,领略历史,研读典故;有的步入神殿,顶礼膜拜,虔诚许愿;更有谈情说爱者,在茂密的竹林一隅牵手磨鬓,传达蜜意。

入夜,皓月当空,佛心印月湖披上神秘的色彩,众多游客怀着虔诚的心情,跨过石拱桥,穿越湖心亭,齐集在圣母殿殿堂内,等待着“明月照佛心”的奇异景观。与此同时,随着月光的位置的移动,游客们追逐着月色,让自己的前胸置于月光下,来体验“明月照佛心”的心灵感应。

长期的磨难与修炼使白贤德心胸无限开扩,境界不断攀升。他站在青龙岭中段的藏书楼前,环视着琳琅满目的琼楼绿海和盘旋的苍鹰,转过身来,眺望东面光秃秃的峰岭,心底汹涌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建造一座集山西建筑风格、佛教核心经义与当地历史文化于一体的上寺。他严格按照我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调动毕生所学,又绘制出了一幅拥有牌楼、照壁、钟鼓楼、献殿、主殿、藏书楼,道院等20座建筑组合的上寺图景。

牌楼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景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出现,。白贤德搬出有关专著,搜索到自己满意的纯石雕牌楼式样,找到邻县熟识的石雕公司。老板看了白贤德提供的式样,经过测算,报出128万元的造价。这么多年来,白贤德在复建紫云寺过程中,狠不得把一个钱破成两瓣花,为节省开支,他又辗转了几家石雕公司,一家公司老板感动地说:“白师傅,冲着您痴心建寺的精神,这活我接了,您只给我掏个本钱就行。”

几个月后,一幢宽7米,高9米, 43门、双层厥式、四角挑檐的白大理石浮雕牌楼,气宇轩昂地矗立在上寺前端。

走进牌楼,扑面而来的是长5.6米、高6.6米的巨型仿古照壁,照壁四周均有多层砖雕缠绕,宛若一件富丽堂皇的艺术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壁内雕刻着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绛县县委原书记卫再学撰写的《绛县赋》,该文词藻华丽,气势如虹,哲思飞扬,论理如盤,把绛县的厚重辉煌的历史阐述的毫厘毕现。照壁的两侧,矗立着上镌回文诗的永久性石刻。

转过照壁上行数十米,古香古色的歇山顶钟楼、鼓楼像两尊意气风发的将军,守卫着上寺的大门。

上寺主殿三圣殿是紫云寺面积最大、建筑样式最独特、气势最宏伟的点睛之作,也是白贤德倾注心血最多的结晶之一。

熟谙山西古建历史的白贤德曾经领略过明清时期晋商会馆的丰采。为了把此殿建成佛界聚会之场所,他多次到以砖、石、木雕艺术“三绝”誉冠中原的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领略其精华,绘制出每座建筑的图样。然后到周边邻县收购下数座遗落在乡下的明清建筑,完全按照开封山陕甘会馆主体建筑式样和结构施工,终于建筑起高大宽阔、气势恢宏的三圣殿。

红花还需绿叶扶。白贤德又以三圣殿为中心,在其殿的前后左右复建起偏殿、禅院,书院等23多座建筑。

 

5

 

白贤德复建千年古寺紫云寺的壮举,在我国佛教界激起了一波波涟漪。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玄中寺方丈根通大和尚多次驾临紫云寺讲学观光,盛赞白贤德的高德之举。并把珍藏多年的佛界圣物、价值10多万元的舍利赠送于他,勉励他在青龙岭的东面最高峰建造一座“千佛舍利塔”。

佛塔,亦称宝塔,原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是佛界最显赫、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白贤德深知:按照根通大师的建议,建造一座佛塔,将会使千年古寺紫云寺大放异彩。早在紫云寺一期工程期间,白贤德就提前界入,四处游历考察,广泛吸收多处古代名塔的特点。只不过他像一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军,严格按照开发紫云寺的整体规划去做,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致力于佛心印月湖的二期工程和上寺的三期工程。现在,二、三期工程业已大部完成,建造塔院及佛塔的时机已经成熟。

来不及拂去浑身的征尘,白贤德登上青龙岭顶端的最高处,睿智深邃的目光越过紫云寺,越过太行山,伸向更远的地方。他想:“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事业的飞速挺进和紫云寺盛名的訇然鹊起,紫云寺的发展方向不能局限在单纯的旅游景点上,而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把紫云寺的将来定位在更高的层次上,把紫云寺建造成以“三馆一院”为主体的多功能综合风景区。即:古代建筑博物馆,传统国学展示馆,佛教文化传播馆,休闲观光疗养院。下寺主要展示古代建筑之精美;佛心印月湖的功能主要彰显示自然山水的之韵致;上寺主要展现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国学之博大;塔院主要集现代观光、休闲、康养之大成。

据此极具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地理念,白贤德很快设计出塔院整体规划;塔院总占地70余亩,核心建筑“三界塔”13层、高65.5米,通体重檐琉璃;塔内设佛教文化展览,开辟登塔观光项目;塔下设置人们传说中的地府世界。

佛塔环周建造供游客休闲居住的3层楼房;塔院上方建造一座300平方米的高地水池,把沸泉水引上池内。借鉴清代皇家圆林式样,在水池周围安装9个吐水龙王,彰显高山平湖九龙治水的神韵。

 

6

 

消失百年的紫云寺,历经20个年轮的日日夜夜,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白贤德的情怀和壮举,着实令人敬佩!

更令人不可思议地是:白老脸上的皱纹明显地少了,头发明显的黑了,思维明显地缜密了,眼睛不花,语音不减,步履轻盈,大有返老还童之感。谈到这些,白老沉思片刻,富有哲理地说:“人心原本就是一潭清水。世间的功名利禄、喜怒哀乐就像一粒粒混浊的灰尘,沉到其中,必然会污染清水。我这些年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顾,一门心思扑在紫云寺上,以前积存在心里的浊物,不知不觉地被驱走,剩下的仍是一潭清水。再者,这些年来,整天忙得昏天黑地,脑子越用越活,身体越练越好,感觉浑身有使不完全的劲。我到医院检查过,啥毛病都没有。”

体格健壮的关门弟子小姜感慨地说:“我是16岁跟随白爷爷学艺的。那时候,他脸上布满皱纹,不是头痛就是脑热,打针吃药是常事。跟随爷爷来复建紫云寺后,老人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走路如刮风,上架如燕子,连我这小伙子都撵不上。白爷爷晚上爬在桌子上看书画图,清早天不明就忙活起来,也不晓得这些劲从哪里来的。这些年没见他吃过一回药,歇过一会儿。反而越活越结实,脸上的皱纹不见了,比20年前的身体还要好。”

多年与白老的接触交流,笔者深深感到:白老之所以学识渊博,造诣深厚,关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坚实,特别是对博大精深的国学理解的透彻,“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从小把《四书》《五经》主要章节背得滚瓜烂熟,至今还能出口成诵。要不知道底细,那信心十足和激情四溢的气韵,根本不相信他是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

告别白老,走下紫云寺山门的108级台阶。回首仰望,满天晚霞映照在紫气氲氤的紫云寺上空,交织成五彩缤纷的奇光异色。一只矫健的苍鹰,正展翅高飞,直冲霄汉!

 

 

(作者简介:刘玉栋,男,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绛县司法局退休干部;郭柏林,男,绛县发改委退休干部)


绛县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17012083号-1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绛山西街13号    山西云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82602000027号